中国6月份官方制造业PMI触及六个月高点,且其中多数分项指标趋暖,显示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态势基本确立,也凸显中国稳增长政策正在显现效果。中国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周二(7月1日)联合公布的数据显示,宏观经济先行指标——6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1.0,与市场预期中值一致,为连续第四个月上升,并创六个月高点。
在中国政府推出包括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减免税收以及定向降准等一系列举措后,制造业提速扩张将有助于实现政府制定的7.5%左右的2014年经济增长目标。不过,楼市下滑再加上不良债务上升可能威胁到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
“6月份PMI指数继续提高,表明经济平稳增长态势已基本确立。“特约分析师张立群称,从分项指标看,新订单、出口订单等各类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和产成品库存指数,购进价格指数等都出现提高,反映了随订单水平回升,企业采购和生产活动水平开始回升,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已见成效。
官方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主要扩散指数加权而成。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
从12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除采购量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回落外,其它各项指数均呈现回升。其中,新出口订单回升幅度最大,升幅为1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持平;其余生产、新订单、原材料购进价格、产成品库存指数以及从业人员等指数环比升幅均在1个百分点以内。
6月份生产指数为5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高于50%,分别为53.5%和53.8%;小型企业的生产指数低于50%,指数为48.5%。新订单指数为52.8%,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的新订单指数高于50%,分别为53.6%和52.9%;小型企业低于50%,指数为48.5%。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3%,比上月上升1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高于50%,为50.8%;中型和小型企业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低于50%,分别为48.9%和48.5%。积压订单指数为46.2%,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7.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进口指数为49.2%,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购进价格指数为50.1%,比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同上月持平。
巴克莱(Barclays Bank)驻香港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常健在周二的数据公布前发表的研究报告中表示,尽管3月份以来推出的稳增长措施现在开始奏效,但是他们认为更多宽松政策,不管是何种形式呈现,将不可避免。她指出,考虑到房地产市场减速带来的下行风险,实现今年的增速目标看起来有困难。
汇丰制造业PMI今年首度进入扩张区域
除了官方数据之外,汇丰制造业PMI也传来好消息。
汇丰(HSBC)银行和数据编撰机构Markit周二联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6月制造业PMI终值为50.7,接近于初值的50.8,为今年来首度扩张。
同时这也是该指数七个月来的最高位。5月终值为49.4。汇丰制造业PMI是一个建基于五个单项指标的综合指数。
Markit提供的新闻稿显示,制造业新订单分项指数升至51.8,创下2013年3月以来最高水准;生产分项指数则转跌为升,创七个月高位。
评论